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杨福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线条牵他回家

2012-07-25 14:53:32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孙君飞
A-A+

  很长时间不识杨福音。近读到鲍尔吉•原野的散文《线条的江山》,称“杨福音的线出神入化”,“山,最好是黄宾虹,水当属杨福音”。便找来杨福音的画来看,果然,一看便深深地喜欢上,看到精彩处,拍案叫绝。多少年,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线条和画了,看到动情处,想哭。

  竟然画得这么好,这么好,不哭更让人难为情。

  杨福音的线条,让人一看,就知道那是中国人的线条,是中国画的线条。一根根带着唐诗宋词的韵味,带着长城般的蜿蜒气势,带着湘江的浩淼水汽,带着中国人的精气神,结结实实,清清爽爽,美美妙妙,神神秘秘,苍苍凉凉,灿灿烂烂,跌跌宕宕,气气派派,自自然然,自自由由……精少到极致,又涵盖到无限。

  有人称,杨福音的绘画水源,来自中国水墨。也有人称,他的线条得力于民间青花瓷器。值得补充的是,他曾经是个出色的连环画家,在各种变形画法中出神入化;他的线条也有些现代主义大师的味道,比如马蒂斯、莫迪里阿尼和表现主义诸家,尤其是他画的人体,那么古典,又那么现代,结合得完美无缺,不辨东西。

  对于线条,杨福音自己撰文指出:“中国绘画的精神在于,线是有姿态的,线是有形象的,线的本身就是审美。”他还说:“艺术要的不是描形,而是成象……艺术由形达象,中国书法提供了最好的范本与经验。从这个意义来说,中国书法的艺术成就远远高于绘画。”

  杨福音对线条的热爱痴迷由此可见一斑,他对于线条的觉悟也是少有人能够抵达的。他本人除了绘画,也习字。他的画好,还是书法好,还是伯仲之间?现在不好说话,只能说,他的画和字,在线条的审美上达到了一致,均能够给人带来全新的美的享受。

  杨福音的线条既有想象,又有韵律。那种想象,来自故土远离的距离;那种韵律,来自他的生存水源——湘江和珠江之水的载歌载舞。有人评论他的画浪漫灿烂,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,如屈原《离骚》般浪漫多彩、强烈鲜明、高昂炽热、绝艳神秘。这正是湖湘文化的特色,也是杨福音绘画的底色。

  没有谁的创造会离开故土家园,没有谁会无中生有出自己的特色。也许杨福音一直在做的事情是,让他的线条回到太初,回到自然,回到本来面目。有人因此会说他守旧,但什么是新?杨福音斩钉截铁地回答:

  有一种古典的,同时又是热烈的新鲜气息。

  首先是旧,同时又有一种从未见过的新。

  是这样的旧,又是那样的新。

  即:似曾相识,又面目全非。

  好一个“似曾相识,又面目全非”!一言以蔽之,杨福音本人的线条,给人的何尝不是这样的感觉!旧和新,谁能够截然地分开?谈新不言旧,难道就是辩证的做法?

  杨福音的绘画自然是新的,“他的线条是用来结构画面和敷设形态的,缺乏传统的模仿性和叙述性……线条不再只是线条,不再只是形体和内容的附着,而是情绪、禀性和素养的集合落点。”对于这些,美术界已经给了明确的说法,称赞他提出了“反线描画法”,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,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,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,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。

  这种判断,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,是极高的荣誉,也是极大的期待。

  杨福音的画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谈论,画家本人同时却希望,人们应将绘画和做人一起谈,否则中国画里很难走出大师。他动情而清醒地说:“中国绘画的笔墨,与做人联系在一起,与塑造一个人联系在一起,这是很有意味的事。”

  这样的话,现在还有谁会说出呢?还会有谁愿意听呢?一定要记下来,传给更多的人听,听了还要记在心里,让它跟随着笔墨周流全身。

  在做人上,人们也许首先会记得,杨福音是勤奋精进的。他不喜交际,不喜竞技,不会打牌,不会炒股,睡觉很少,每天眯一会儿便精神抖擞,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、绘画、书法和写作(他还是造诣颇深的散文家)。据说,杨福音一年画的画不下一千张,在这千张修炼中,他不断剔除,刻意求简,直修炼到随便之极,又讲究之极,直修炼到“起讫与缺落,来无踪,去无影”,直修炼到“实就实得丰满柔润,虚就虚得耀眼炫目”。用鲍尔吉•原野的话来说,就是:“这样的线确乎千锤百炼,炼出‘鬼’来。”(胡适有前言:“麻将里有鬼。”鲍尔吉•原野因此说:“中国画的线里也有鬼。”)

  也许,比杨福音勤奋的大有人在,勤奋并不是他做人上的点睛处。

  杨福音曾经强调:“我的文化土壤在长沙,那里的四季,那里的雨雪风霜,那里的菜蔬果木,那里的花草以及花草下的泥土,那里的朋友以及街市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,甚至天上的闲云、水中的游鱼、炎夏长鸣的蝉子,还有葱油粑粑酸辣粉以及炉子里烤焦的‘脚板’,无不散发出故乡的气味。”

  这是一个乡土情结结得“太过分”的人,不自恋,但恋故乡,恋根,恋野风。在他的画中,沉陷在都市喧嚣中的人更容易读出“远离平庸远离媚俗,洗尽繁华,野风吹放”的那种人格、诗心和乡魂。

  在广州生活多年,杨福音依然是一个赤子。他也许像其他人一样不容易找到回家的路,但他勇于经受心灵的历练,在种种困境中坚持让自己的心灵永远驿动于故园与都市的旅途中。“在都市的繁嚣之外,他爱上了总能清醒他眼睛的山、河、草、木、雨、雪、霜、雾;爱上常常在他梦乡里萦绕的故园景物:荷花、兰花、紫藤、小鸟、鱼、鹤、青蛙;爱上随意而来的一缕轻风”,“他逐渐成为一个倾向于用水墨行吟的诗人,并学会越来越能够理解他人,包容他物”,在他的内心深处,早是“明月高照,山边的芦花一片雪白”——原来,那些绵延不断的线条早已牵着他回到了乡土故园。

  除了艺术创作,杨福音已经无欲无求,无争无占,甚至一直在“逃逸”,“逃回自己”,“在内心流放”。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,安适而又安全,自在而又自达。“无功利,即无心。无心,最自由,为大心,如花开,一任自然。有心则易作伪。”杨福音谈的是艺术创作,亦何尝不是做人。

  有人在评论杨福音的作品时,联系到了启功先生:“我近来读到一篇关于写启功的文章,说启功要是处在当代,成就不了启功,为什么呢?摆在启功面前有三道关:浮躁风气;功利心态;僵化体制。杨福音过好了这‘三关’。”

  创作能“用线条来打江山”,做人能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,真乃一种安心安魂的“福音”,可叹可赞,可喜可羡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杨福音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